门诊实习总结
总结是对某一阶段的工作、学习或思想中的经验或情况进行分析研究的书面材料,他能够提升我们的书面表达能力,不如静下心来好好写写总结吧。那么总结要注意有什么内容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门诊实习总结,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门诊实习总结1我在一个省级中医院实习。虽然时间还不长,但感慨良多。
一、西医排头阵,中医靠边站。
以前看书经常看到有人提过这这种情况,但体会不深,现在深深体会到问题的严重性。
到医院的第一天,老师就问我会不会看化验单,我说不会,他就不太高兴了。他说,现在无论在哪里做医生,你都要懂西医,会开西药,稳住病人,这是最基本的。至于中医该怎样,针灸该怎样,那都是你用西医西药把病人的病情稳定住以后的事。你的中医如何厉害,针术如何了得,那只是提高你的知名度的东西。
我明白他的意思。在他看来,无论大病小病,都必须先上西药,实在不行了,再考虑用中医。换言之,中医就是不行!
当然,事实并非中医不行,而是他的中医不行——他压根就没学好中医,甚至还没入中医的门。我没有轻视老师的意思,只是在陈述一个事实。因为有一次查完房,开好了医嘱,医生们都没事了,就坐在办公室里边看报纸边闲聊。不知是谁首先问了一句我们实习生说:“你们现在医学课程都是怎么安排呀?我们当年中西医的比例是7:3。”我们的组长说大概是五五吧。我说:“哪里,几乎已经是4:6了!”我的口气有点重,本来是想发发牢骚的——我们现在中医四大经典都已经沦为选修课了,因为选的人少,有些课甚至开不起来。孰料某老师接口道:“这还差不多!应该多学点西医,才能跟临床相衔接。我们当年就是学的西医太少了,中医也没学懂。”又有老师道:“中医就是有点玄,不好懂。”主任说:“学中医啊,讲究悟性。像咱都不是那个料。”
主任平时好开玩笑,但说这话的时候不像是开玩笑。他平时就是以开西药为主。一科之主任尚且如此,其他人还用说吗?
二、西医抓襟见肘,中医束之高阁
不可否认,许多方面西医有其长处,西药对不少疾病确有良效。可是同样不容否认的是,西医的发展有限,极多西药在愈病的同时其副作用亦“蔚为壮观”。比如降脂药阿托伐他汀常可以导致头晕、视力模糊;镇静药艾司常让病人口干、嗜睡、乏力;脑血管扩张药长春西汀也可见头痛、头重、眩晕和困倦感。在我所在的神经内科病区里,因为都是西药治疗为主,中风(脑梗死、脑出血)病人因为用阿托伐他汀、长春西汀等药,腰腿乏力会长期无法好转,经常可见头晕等;如果病人合并焦虑症的,便用艾司和(或)阿普,随即又产生嗜睡或者睡眠紊乱,甚至抑郁症;帕金森病人因为长期使用盐酸苯海索而产生严重幻觉的亦大有人在。
每个病治到一定阶段,症状已经很难再有改善,西医西药没有办法了,这时“中医师”们才会想起可以用汤药。可是因为本来就学的不怎么透彻,又极少运用,临时开中药也就成了瞎胡闹——一点都不讲究辨证论治,又不识变方加减,只是套用成方。像脑病科,凡是中风病人一律是气虚血瘀证的,方子几乎永远是补阳还五汤。当然,效果并不理想,于是又得出结论——中医就是不行。于是更加不用中医中药了!
三、摆脱恶性循环,扬我中医
我们是中医院,就应该以中医中药为主。当然这就要求我们中医师有扎实的基本功和极强的临证能力,要求我们中医师有敢于面对和解决急症、重症的自信和胆量。
这又要溯源于中医的教育现状了。教育是人才的基石。中医教育如果出了问题,人才培养或者说培养出来的人才也必然会有问题。教育的话题历来就是比较大的话题,不好讨论。但有一点是谁都很容易理解的,就是,如果中医教育的主修课程不是中医而是西医,那培养出来的人才还能叫中医么?许多中医院校的课程设置中,中西医比例是5:5,甚至是4:6的,也就是说大学四年(除去一年的实习时间)的理论学习有至少一半的时间是学西医的。这样的后果是,少数只钟情于中医的人因为排斥心理,西医课程都学的不好;有一半的人偏向于转学西医(既“科学”,又赚钱);剩下的一大批人便成了“中西医结合”——中医学了点皮毛,西医也懂那么一点点。我曾N次听到有同学抱怨说,都快五年了,他却感觉自己中医还没入门!这样的教育现状,实在令人忧心,别说培养什么中医大师、一代大家,只怕中医将后继无人矣!中医的教育有其自身规律要求,需要重视经典,重视对前人的继承,重视对基础理论的掌握。诚如国医大师邓铁涛所言:“只有继承好了,才能谈创新和发展。抛开前人的理论、经验而一味求新,只能是无根之木、无源之水。”还好已经有不少有识之士提出注重经典,并做了一些教育改革。作为一个中医者,我希望中医教育改革往更有利于中医的发展的方向前进!
人才是中医事业发展的基石。有一大批志于中医事业的人才,中医才能发展。
一旦有了人才,我们就要让其发挥作用。也就是说作为一个中医,我们就要运用中医。所以无论是中医诊所还是中医院,中药要随时可以配备,随时可以急煎,有医院制剂,成药等等,以应付急危重症。这不是说要抵制西医,更不是无视现代科技成果,而是寻求中医的进步,让中医在当代环境下遵从自身发展规律来发展自己。
不过光有人才还不够,还要有让人才施展才华的环境和条件。为什么许多学中医的会转西医?为什么许多中医师不愿用中医中药而喜欢用西药?因为用西药获利大,经济效益好。在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下,没有人不想多挣点钱,没有医院不想获取更大利润。而西医西药正是这种大环境下的产物。西医讲究精细,用某个药必须有哪几个指标都很明确,每个病人必须做这个那个检查,必须什么都查个清楚才能用药,好像这样就能保证药到病除。可惜经常事与愿违,有些病根本就查不出来什么;查清楚的,很多又没有办法;有办法的,不是开刀切这割那就是用价格昂贵的西药——而且这些药往往有许多相当明显的毒副作用。看看这个过程,我们就会发现,首先各项检查就是一宗大生意了;然后动手术的话——手术费有多高大家都知道的;再就是上西药了,西药再便宜,也要比中草药贵的。反观中医,中医历来以“验、便、廉”著称,本来就没有注重经济效益的传统——她更注重的是疗效!中医也没有强调借助器械做什么检查的传统,望闻问切四诊都主要依靠医生对病人面对面、手把手的操作,所以没有什么检查费收入;中医不主张轻易动刀,崇尚内治法,加之大多数中草药价格便宜,经济收入自然无法与西医相提并论。今年有代表指出:“……医生劳务技术价值长期偏低,医生不能通过“阳光收入”实现自我价值。由于劳务技术定价远远低于成本,违背了价值规律,导致很多医生开“大处方”,从药品回扣中进行补偿。”西医尚且如此,中医更不待言。中医师的劳务、技术价值一直严重偏低,不但与其他行业相比基本工资收入偏低,也与西医师的基本收入偏低。西医还可以从处方用药上刮油水,真正的中医却无法这样也不忍心这样做!许多学中医的人会被告诫“中医不赚钱,西医赚钱——还是转西医吧”!就是在这 ……此处隐藏6848个字……医疗观念比较淡薄的患者的母婴健康保障是非常有必要的。
固然门诊部有很多好处,我还是感遭到了一些不能不面对的题目。整体上,门诊部还是北医三院的一部份,所以综合水平是很好的,这带来了很多除一万五千人的社区居民之外的邻近的社区患者。固然很多患者在家门口就可以看上病,十分方便,但是如此庞大的患者群体,每一个诊室还是门庭若市,患者还是要等待,医生们也是很繁忙,每一个病人取得的时间并没有比大医院多上多少,医生们与患者也其实不是特别熟习,对患者的宣教也不是特别有效,这一点让我觉得还是有点小遗憾的。但是这个或许是国内现在医疗条件不均衡下的必定产物,所有好的医院都是人隐士海,门诊部也不除外。依托着三院的强大的支持,门诊部的医生们有了较好的再教育的条件,但是相对大医院的专科医生,他们还是少了很多参加高水平研讨会和国际会议等高水平的学习机会。所以在医治上,极可能会有一些与专科医生不同的医治意见,这点不但会不利于患者的医治,也不利于全科医生自己的成长。与此相应的,在这个化验检查对高精医疗检验仪器高度依靠的时代,社区医院与大医院也有一定差距,这个也是限制社区医院的诊疗范围的一个因素吧。
新的医疗改革正在进行,我这短短一周的实习感受使我相信,社区医院作为医改的重要环节,会愈来愈遭到重视,取得愈来愈多的医疗资源,发挥愈来愈大的作用。
门诊实习总结8又是一个科室实习生活结束时,又要开始对这四周的实习生活做个总结了。
内分泌科,没下科室前,对这个科室的认识还真是不深,就以为是简单的糖尿病,每天给病号测测血糖,打打胰岛素就行了,可到了科室,又学习了这么长时间,才感觉到,自己对内分泌科的认识很肤浅。
有了前两个科室的经验,我们已经对基础的护理操作都很熟悉了,很快就投入了工作中,帮着老师们加药,输液,换液??当然,这一天的工作中,做的最多的一件事就是给病号测血糖。但测血糖也不像我们原来想的那么简单,不是扎一下手指出血就行的,要有一定的顺序。先用酒精消毒手指两遍,待干后再用一次性的针扎一下,出血后快速用血糖仪测量,然后准确记录血糖值和时间。每天每个病人基本都得测四次血糖,早晨的空腹血糖,午饭前和晚饭前的血糖,还有睡前的血糖。
另外老师还教了我们胰岛素的正确的注射方法;注射前的准备:确定吃饭时间,肯定在30-45分钟内吃饭。准备好酒精棉球,注射装置和胰岛素。再一次核对胰岛素的剂型。仔细检查胰岛素的外观。中效、长效胰岛素50/50、70/30或超长效胰岛素均为外观均匀的混悬液,轻轻摇晃后,如牛奶状,但若出现下列情况不应使用:轻轻摇晃后瓶底有沉淀物。轻摇后,在瓶底或液体内有小的块状物体沉淀或悬浮。有一层'冰霜'样的物体粘附在瓶壁上。短效胰岛素为一清亮、无色、透明液体。注射部位的选择:常用的胰岛素注射部位有:上臂外侧、腹部、大腿外侧、臂部以2平方厘米为一个注射区,而
每一个注射部位可分为若干个注射区。每次注射,部位都应轮换,而不应在一个注射区几次注射。注射的轮换可按照以下原则:选左右对称的部位注射,并左右对称轮换注射。待轮完,换另外左右对称的部位;如先选左右上臂,并左右对称轮换注射。等轮完后,换左右腹部。这样可避免因不同部位胰岛素吸收不同而造成的血糖波动。同一注射部位内注射区的轮换要有规律,以免混淆。不同部位胰岛素吸收由快及慢,依次为:腹部、上臂、大腿、臀部。如果偶尔吃饭时间可能提前,则选腹部注射胰岛素;如果推迟,则选臀部注射。
在这段短暂的实习时间里,我的收获很多很多,如果用简单的词汇来概括就显得言语的苍白无力,至少不能很准确和清晰的表达我受益匪浅。实习期间的收获将为我今后工作和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我将以更积极主动的工作态度,更扎实牢固的操作技能,更丰富深厚的理论知识,走上各自的工作岗位,提高临床工作能力,对卫生事业尽心尽责,在接下的实习生活中我会尽我最大的努力去学习和丰富自己的知识和阅历来提自身高综合素质。
门诊实习总结9透过在产前后产后分别两个星期的实习,对产科的专科知识有了极大的认识和了解,对于产科的常用操作也到达熟练掌握程度,十分感谢带教老师在这一个月的时刻里的照顾和教导。
我将从以下几方面总结我这一个月的产科实习:
首先,对实习的状态挺满意的,无论在产前还是产后都比在之前的科室表现的主动,比较勇敢地去做事情,而老师也敢于放手让我自己去发挥,这让我真的感到很荣幸,有时自己在内心中也对自己捏一把汗,更加谨慎地去做操作。当自己独立成功完成操作时,那是一种极大的满足。在操作过后,老师会很细心地给我讲解我操作中的不足之处,给我示范正确的操作。
再者,在实习中,我更加注重了和病人之间的沟通,在做每一项的操作时,都会和病人解释这项操作,病人明白了就会很配合我的操作,不会担心实习生做不好拒绝让实习生进行操作这种状况。这样貌和病人之间的关联就变得很融洽,平时也会打打招呼。能得到病人的信任,做事情病的很顺利,自己也更加自信。
之后,在产科掌握了很多专科知识和专科操作,在产前住的有安胎的孕妇和待产的产妇,产后的主要是产妇等。对她们经常做的操作是静脉输液,会阴抹洗,氧气吸入,导尿,测性命体征,帮小孩洗澡和游泳以及换衣被等。在产前掌握了产科常用药物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如安宝和硫酸镁的的应用。还有掌握胎心监护仪的使用,在产房里熟悉分娩的三个分期,配合助产士进行分娩工作,学习并学习给新生儿测血糖,帮产后产妇按摩子宫。在产后和老师一齐协助产妇哺乳,对产妇进行健康教育。
最后,对自己在产科实习不满意的地方,实习的时候未能很快的熟悉各种物品的摆放,很多东西得找半天都找不到,需要询问老师。对配合老师这个方面表现的比较差。未能和老师进行有效的沟通,和老师的交流比较少,最主要的原因是对产科的理论知识掌握的不大好,未能进行深入的思考,老师和我讲解我只能全盘理解,没有自己的见解在里面,因此和老师之间的话题也比较少。对于各种知识没能好好整理,回答问题的时候会有些张冠李戴的感觉,答错方向了。
以后我会在以上方面不断加强的。十分感谢老师们的辛勤带教。
在产科的实习即将结束,在这一个多月的实习期间,我遵纪守法,遵守医院及医院各科室的`各项规章制度,尊敬师长,团结同学,严格要求自己,发奋做到不迟到、不早退、不无故旷工及擅自离开工作岗位。对待病人和蔼可亲,态度良好,发奋将所学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应用于实践。在此过程中我不断总结学习方法和临床经验,尽力提高独立思考、独立解决问题、独立工作的潜质,不断培养自己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崇高思想和良好的职业道德。
我在本科室实习期间,遵守劳动纪律,工作认真,勤学好问,能将自己在书本中所学知识用于实际。在老师的指导下,我基本掌握了产科一些常见病的护理以及一些基本操作,是我从一个实习生逐步向护士过度,从而让我认识到临床工作的特殊性与必要性。以前在学校所学都是理论上的,此刻接触临床才发现实际工作所见并非想象那么简单,并非如书上说写那么典型,好多时候都是要靠自己平时在工作中的经验积累,因此只有扎实投入实习,好好体会才能慢慢积累经验。